我是誰?

  幾年前,我參加一個心靈工作坊,當時主要是探討死亡的問題。其中一項活動的題目就是“我是誰?”。方法是由參加者互相不斷問坐在旁邊的人:「你是誰?」。經過大約十五分鐘強迫思考到底我是誰之後,發覺很多人的結論都是去到「空」的境界,從而放下執著。想不到,這次老師又提同樣問題,還加上一段神與人的對話。當我們被問到“我是誰”這問題時,我們很自然便會想到我們的職業、家庭背景、甚至我們的宗教信仰,正如那位面對神的女士一樣,當她被問到她是誰時,立即便回答說:「我是教師、三個孩子的母親、基督徒!」。

  下課回到家裏靈修的時候,我再次思索“我是誰”這個從亙古到今不知多少人都在思索的問題。“我是誰”是人類尋找生命意義這課題的起點,也是人追求那創造宇宙萬物的主過程中,必定會問的問題。當我們認真思索“我是誰”這問題時,會發覺這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定位,找到自己到底站在甚麼位置,我們存在的意義是甚麼?

  佛教徒在思考“我是誰”的時候,很自然便會發覺“我”其實只是一切因緣和合的結果,並不真正存在。因此,到最後一切都是“空”。當一切條件齊備時,我們便出現。當條件消失時,我們亦隨之消失。試舉一例:一朵玫瑰花的出現,必須有一顆玫瑰花的種子、適當的土壤、氣候和水,它才會出現。當經過一段時間,或這些條件消失時,美麗的玫瑰也隨之消失。佛教的思想基本上是圓性史觀的,和基督教的線性史觀十分不同,因而有輪迴之說。佛教徒由於相信生命不斷循環,故對生命意義的追求並無迫切感,一切隨緣。

  但是,從基督教的角度看,人只活一次。死後要等到主再來時,藉著主的恩典,人才能從死裡復活。因此,我們這一生非常重要,只有一次機會,沒有 take-two。我們如果不好好把握這一生認識主,事奉主的話,到日子末了的時候,便再也沒有機會了!

  從前,當你問我是誰的話,我相信我也會像老師所講那位被神問同樣問題的姊妹一樣,以我的職業、家庭背景和信仰來回應,而忘記了我自己真正的身份。經歷過肝癌折磨和隨之而來的家變,加上信仰上的掙扎和反醒,我的生命終於得到更新。苦難讓我看到生命的本相和明白到人生的意義。更讓我看到我和主的正確關係。使我高興的是,我看到我在主的整個創造計劃中所佔那份,正如在數千塊砌圖中,我是其中一塊。雖然只是很小很小一塊,但是大小重要嗎?余達心老師曾經說過,生命就像放煙花,有些放得比其他高一點,燦爛一點,但不論高或低,燦爛或只是一點小小的火花,全部合起來才會為漆黑的長空添上姿采。重要的是,我們都發過光和熱!感謝主讓我經歷肝癌之後,可以透過我的經驗去幫助那些徬徨無助的病人,經歷過婚姻挫敗,而可以輔導那些心靈受創、痛苦哀傷的人。

  現在,如果主問我是誰的話,我會這樣回答:「親愛的主,我是所創造的,我願意接受的差遣,請使用我,讓我在那偉大的計劃中有份,以致在我離開這世界時,我可以像在十字架上一樣地說:“成了”,所托付給我的使命,我已完成了。還有,他日再來的時候,我可以毫無羞愧地站在面前,向交帳」。感謝主!


Labels:

 
posted by 查錫我 (Stephen Char) at 11:33 PM, |

0 Comments: